最全解读蜥蜴纹身含义寓意+精美手稿推荐
发布时间:2019-08-29 17:56 来源:哈尔滨纹彩刺青
导语:动物纹身素材当中,其实蜥蜴纹身并不算太主流,不过因为其略显“囧傻呆萌”的形象,也深得了一部分纹身爱好者的青睐。那么关于蜥蜴纹身,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寓意呢?在此通过以下几点,做一个详细介绍。
关键词:蜥蜴、含义寓意、手稿推荐
01
蜥蜴概述
蜥蜴 (Lizard),俗称“四脚蛇”又称“蛇舅母”,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。属于冷血爬虫类,其种类繁多,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,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。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,其生活环境多样,主要是陆栖,也有树栖、半水栖和土中穴居。多数以昆虫为食,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。蜥蜴是卵生,少数卵胎生。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,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,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,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,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,都是卵生(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),方骨可以活动。
02
蜥蜴的外形特征
蜥蜴类动物身体一般分为头、颈、躯干、尾4个部分。身体表皮为革质鳞,有些种类在鳞下还有小骨板,如石龙子、蛇蜥等。蜥蜴类动物牙齿细小,舌的形状、长短随品种而异。眼睛较发达,有些种类还有颅顶眼,除多数壁虎外眼睑多能运动,穴居类型的眼睛多隐于皮下。其耳,鼓膜多显露,鼓膜发达。左右下颔骨以骨缝相联合,因此,口不能张开过大。多数蜥蜴有四肢,但有的只有前肢或后肢,指、趾末端有爪。有胸骨。
蜥蜴的种类繁多,形态特征有较大差异。常见的蜥蜴种类中,金蛇全长16-22cm,尾巴细长,占身体的2/3。草蜥躯干长度最大达6cm,尾长可达躯干长的2~3倍,背部以棕色为主,鳞片有明显突起。鬣蜥的种类较多,身体表面有齿状的鳞片,背部有刺状突起。有些种类的鬣蜥喉部长有一个气囊袋。变色龙的皮肤会根据周围环境变化而改变体色,有超出体长的舌头和利于攀援的脚掌和尾巴。
石龙子是在蜥蜴类动物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,身体很长,呈圆筒形,鼻尖,尾长,鳞细且平滑,腿很小到几乎看不到。丽纹龙蜥体型中等,性格活跃,适应性强。壁虎种类繁多,体型特征有较大差异。大多体型较小,身体扁平,四肢短,眼睛大而突出但不能闭合,脚趾顶端长有数百万根绒毛般的细纤毛,并以数千根为一组,使得其脚趾具有很大的吸附力,从而使其擅长攀爬。
03
蜥蜴生活习性
大部分的种类为肉食性,以昆虫、蚯蚓、蜗牛,甚至老鼠等为食。但也有以仙人掌或海藻为主食,或是杂食性的。
多数蜥蜴以昆虫及部分啮齿类为食,偶食家禽,其牙尖锐,具3个牙尖。草食性者(如鬣蜥)的牙冠宽,呈叶状,具锯齿状切缘。以软体动物、甲壳动物为食者(如凯门蜥属〔Dracaena〕)于腭後部有钝圆的牙用以碾碎。美国西南部的希拉毒蜥(Gila monster)及其墨西哥近缘种(Heloderma属)有毒,于激怒时方咬人,但罕致命,其下腭各牙内侧有纵沟或褶用以引出毒液。多数蜥蜴的牙生于上腭骨、前腭骨及牙骨的边缘,少数种生于腭上。胚胎期前腭骨上有「卵牙」,从吻部向前突出,用于钻破卵壳,孵出後即退化。牙著生的方式多为侧生式,部分种为顶生式,避役的两眼可独立运动。许多蜥蜴有盐腺用以排出矿物质盐。肩带存在。
蜥蜴生境各异,生活于地下、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,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。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(Galapagos Islands)的海鬣蜥,食海藻。有几种蜥蜴部分水栖,食淡水生物。对蜥蜴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,许多种有其「最适温度」,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,使之高于气温。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。昼长对蜥蜴亦有影响。大部分蜥蜴为卵生,卵产于所挖穴中,树木、岩石的裂缝中,或落叶层下。有些蜥蜴(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、高纬度地区者)为卵胎生或胎生。多无护卵习性,但五线圆筒蜥(Eumeces fasciatus)在孵化期间守在卵边。少数种(如Lacerta属及Cnemidophorus属)有孤雌生殖。 泄殖肛孔位于尾基部腹面,是尾与躯干部的分界。後者的孤雌生殖型为两个两性种的杂种。许多壁虎将卵产于同一地点。豢养条件下希拉毒蜥寿命可达25年,壁虎达20年。
多数蜥蜴昼间活动,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,并能发出大声(而大部分蜥蜴不能发声)。蜥蜴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。许多蜥蜴能将尾部自割,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,蜥蜴得以逃脱。许多蜥蜴有领域行为(包括领域表演)或求偶表演。许多种有股孔,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。蜥蜴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。某些鬣蜥可食,有些可制革。壁虎栖于居室,可捕害虫,但可能传播沙门氏菌。蜥蜴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,又常饲为玩赏动物。
活动摄食
蜥蜴是变温动物,在温带及寒带生活的蜥蜴于冬季进入
休眠状态,表现出季节活动的变化。在热带生活的蜥蜴,由于气候温暖,可终年进行活动。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,也有夏眠的现象,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。可分为白昼活动、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。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,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。
个体蜥蜴的活动范围很局限。树栖蜥蜴往往只在几株树之间活动。据研究过的几种地面活动的蜥蜴,如多线南蜥等,活动范围平均在1,000平方米左右。有的种类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。刚孵出的蝘蜓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动,成年后才转移到较远的林中活动。
大多数蜥蜴吃动物性食物,主要是各种昆虫。壁虎类(Gekkonids)夜晚活动,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。体型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(蛤蚧,Gekkogecko)也可以小鸟,其他蜥蜴为食物。巨蜥(Varanus)则可吃鱼、蛙甚至捕食小型哺乳动物。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(Agama)以植物性食物为主。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,蜥蜴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。很多人以为蜥蜴是有毒动物,这是不对的。全世界6000种蜥蜴中,已知只有两种有毒毒蜥,隶属于毒蜥科(Helodermatidae),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。
自截再生
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,常常把尾巴断掉,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,它自己却逃之夭夭。
这种现象叫做自截,可认为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。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。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,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。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,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。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,可以不断分化。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新的尾巴。
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,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,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不同。有时候,尾巴并未完全断掉,于是,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,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,形成分叉尾的现象。我国壁虎科、蛇蜥科、蜥蜴科及石龙子科的蜥蜴,都有自截与再生能力。
变色发声
蜥蜴的变色能力很强,特别是避役类(Chamaeleons)以其善于变色获得“变色龙”的美名。我国的树蜥与龙蜥多数也有变色能力,其中变色树蜥(Calots versicolor)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身颜色变浅而头颈部发红,当转入阴湿地方后,红色逐渐消失,通身颜色逐渐变暗。蜥蜴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。它与光照的强弱、温度的改变、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。
大多数蜥蜴是不会发声的。壁虎类是一个例外,不少种类都可以发出宏亮的声音。蛤蚧鸣声数米之外可闻。壁虎的叫声并不是寻偶的表示,可能是一种警戒或占有领域的信号。
短跑健将
多数蜥蜴有四条腿,其中后肢有力,能快速奔跑并改变前进的方向。奔跑最快的蜥蜴时速可达25千米/小时。有些蜥蜴可以仅用两条长后肢就可以跑的飞快,跑动的同时也能用尾巴保持方向。王蜥的时速是所有时速中最快的,可达20到25千米/小时,即使在水面上跑也可保持在水面。
04
蜥蜴与纹身
动物是很多人喜爱的纹身素材,而爬行类的动物却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。
更早些的时候,很多人认为爬行类动物会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,有着不好的寓意,蜥蜴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受到了一部分人的偏视。
但蜥蜴在很多古代文化中都有过它的身影,而且蜥蜴纹身在国内外都有着很美好的寓意,所以渐渐的,在纹身题材当中,蜥蜴纹身也越来越被众多的年轻纹身爱好者所接受。
在蜥蜴纹身中,有两种流行的品种,壁虎和变色龙,它们都是对于受欢迎的图案。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身肤色发生改变,十分神奇。在纹身图案中,变色龙几乎都采用色彩非常鲜艳的颜色,使整个图案显得华丽而受人关注。
在很多地方都将壁虎作为图腾来崇拜,特别是在波希米亚文化中,壁虎被认为是上帝的存在。它具有很长的寿命,特别是它断尾重生的特性,让波西米亚人认为它有重生和保护的作用。而将壁虎用图腾的方式展现不仅让它显的神秘,而且具有重生守护意义。
对于女生来说,在蜥蜴纹身的选择上,一般偏向于比较小的图案,而且身材会以蜷曲为主,这样可以将蜥蜴光滑的身材展现出来。在蜥蜴纹身中,它象征着智慧、希望、永恒,也正是这些美好的寓意让喜爱它的人更加喜爱。
05
蜥蜴纹身的含义寓意
1、喜气、事业兴隆
蜥蜴,古传有“土龙”之美称,寓意上,就是取它的“喜”,寓意事业兴隆,兼俱平安。
2、希望
除了“喜”之外,又因“蜥”是”希”字的谐音,所以蜥蜴寓意生活充满希望。
3、财富连绵
蜥蜴在古代也是吉祥的动物,又因蜥蜴谐音“吸亿” 象征财富和幸福连绵不断。
4、万事如意
蜥蜴古代有“ 拢 ”之美誉,有独行天下,财源广进,保平安,万事如意,事业有成等寓意。
06
蜥蜴纹身手稿推荐
好了,以上便是针对于蜥蜴纹身的含义寓意的解读,相信你已经了解到了,如果你有心想要去纹蜥蜴纹身的话,那么下面,给大家推荐几幅特别精美的蜥蜴纹身手稿。喜欢的朋友,快拿去收藏吧。